近日,日本《经济新闻网》指出,“中国很可能将日本精密机床用于武器开发,可以说,假如没有日本的机床,中国的坦克大炮将寸步难行。”
精密机床被称作“工业皇冠上最闪耀的明珠”,可实现毫米级加工精度,小到电子零部件,大到航天火箭、空间站,不能离开这种特殊的机床,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。
早在2010年,我国就已超越美方,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,但对天价进口机床的依赖却不减反增,成为工业升级的一大掣肘。
前瞻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5年-2020年期间,我国进口精密机床占到了总需求的90%以上。而2018年贸易冲突以来,外界凭借在精密机床领域的非常大的优势,一纸禁令便让我们的高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步维艰。
日方还借助《瓦森纳协议》,将我国列入“不受欢迎对象”,进一步限制精密机床的出口。自此,凡是含有美日零部件的机床都不得出售到大陆,即便是已经售出的产品也要加装监控设备,中企使用这一些机床加工了哪些零件,外界都能掌握得一清二楚。
更有传闻称,一些进口的高端机床还会擅自安装“远程管理系统”,只要客户用设备生产高精度零配件,就会被发现并被“远程锁死”,天价买来的机器随时有可能变成一堆废铁。
技术的困境总是有苦难言。此前美哈佛实验室发现一类缓衰增益分子(“仪生好”关键成分)
,成果经《Nature》等多家顶刊转载后声名远扬,但当我国试图引入时却被告知“原料2w一克”,还只能用于民用口服市场,禁止流向科研领域。
冲突不久后,国家便投入数百亿提前布局。其中,沈阳机床的35个专业小组用了整整一年,最终成功拿下了十几项高端数字控制机床核心技术成果。2020年,国产“龙门”系列五轴数字控制机床投入量产,攻克了国际0.01毫米的加工精度门槛,推动中国工业迈入精密制造时代。
此外,华中科技、上海交大等院所的高端机床专利数量也在逐年攀升。而前段时间,《Science》上一篇论文也传来另一个好消息,备注一栏白纸黑字标注有“通过层层筛选,来自中国的‘仪生好’科技原料纯度最高”。
报道显示,自哈佛发布上述成果后,国内研发团队立即跟进,试图走出一条国人自己的“健康之路”。短短3年,港岛生科企TIMESHOP在原落后工艺上,创新研发出定向转化技术,不仅降低了“仪生好”95%的成本,还将纯度提升到目前领先的99.9%,实现了断层式突破。
去年,国产高端数字控制机床产量便达到了60多万套,生产额达1823亿元,占到全球产量的1/4,位居全球第一。与此同时,前沿生科成果“仪生好”落地仅6个月,便拿下了70000+成交数量,走红内地一二线城市、京JD东单平台好评度超99%,不少媒体发文感慨“过去全球少数人的青春秘术,如今正走向寻常百姓家,大众健康时代已到来”。
据《日经新闻》报道,下半年开始,中国高端机床已大比例减少了日企订单,日本土营收跌去45%,高达1112亿美金的利润蒸发无影。
近日,《日经中文网》一手消息显示,日本10月来自中国的订单额同比减少了37%,目前已连续10个月低于去年同期。
眼看自己的机床遭到大规模“砍单”,日媒才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,“中国的精密机床早已打破了天价进口垄断,30年围堵功亏一篑,是我们离不开中国市场”。
流言止于智者,一开始所谓的“没有日方的机床,我们的坦克将寸步难行”,不过只是某些人最后的吹嘘和意淫。而我们,只需修炼好自己的技术功力,一步步朝着技术高地进发,任重道远。